好一陣子沒去郊外健行散散心,感覺骨頭有些生鏽了呢!
最近天氣漸漸轉涼,正是戶外踏青的好時機!
今天的目的地是石碇,就去走走淡蘭古道中的一小段---外垵段。
搭捷運到木柵站,一出站外就可轉搭公車666到淡蘭吊橋入口,真是方便!
30分鐘才一班喔!要耐心等!
一下車往前走50公尺,可看到地標---大茶壺。
就在當地有名的景觀餐廳-甜 大門口。
由此下去就是起點,其實這只是淡蘭古道中的小小一段,輕輕鬆鬆2公里,接到石碇老街,連孕婦都可以走完。
有人在橋下戲水,溪水看起來很清澈。
台北縣石碇鄉公所重建的淡蘭古道外垵段,由雙溪口至石碇老街,全長2公里
這就是當地景觀餐廳--甜
古道尋幽之石刻
天氣清爽,沿路小東西都出來逛大街
站在步道上,俯瞰石碇溪谷,溪石嶙峋,溪水淺薄,很難想像,百多年前,船隻可經由這個溪谷航行至石碇老街,不過聽說世居石碇的老一輩說以前從來也沒有看過船隻駛進石碇。
古道旁的「石碇溪」是石碇的母親河,這條美麗的溪流,孕育了石碇的地靈人傑、純樸的風土民情和獨特的藝術風華。
過員潭子坑橋後,便是石碇西街了,再往前行約5分鐘,便可抵達石碇國小及石碇老街了!
石碇國小歷史悠久,是一所百年小學,創立於日據時代明治37年(1904年),舊稱「石碇公學校」,是石碇地區最早的小學。穿過狹小的西街巷道,過「萬壽橋」,便來到了石碇東街。石碇東街有著名的「吊腳樓」及特殊的暗街景觀。
途中經過觀魚區
溪中有不少小魚,也有上次去福山植物園看到的馬口魚。
古厝中的一景
以前住家內的防空洞
洞內一景
不見天街一角
有必要抱這麼緊喔?
石碇豆腐在台灣眾多豆腐中佔有著特殊的地位,石碇的水質純淨,做出來的豆腐口感紮實富彈性,特點是帶有淡淡的煙燻味,很受歡迎,近年聲名大噪的深坑豆腐,其實最早的主要供應來源就是石碇所產的豆腐。
「石碇」在日據時期,因日本人探勘發現蘊藏有豐富的煤礦,因此由當時的藤田組與礦業鉅子顏雲年合資組成「台北炭礦株式會社」開發,自此石碇因礦業的發展,經濟活動形態即由「農業」轉變成為「礦業」。石碇鄉境內因煤礦的發展,引來大量外來人口,造成了現在石碇村與中民村地區日漸繁榮,這裡特殊的「吊腳樓」建築形式,就是當時居民為解決人口眾多、腹地狹小所發展出來的。
石碇國小旁的烏塗溪床上有一塊大石頭,當地人稱之為「山豬石」,也是石碇地區相當醒目的地理景觀。
當時的礦工
後來天色還早....便到碧潭走走....
很久沒來了...變很多....
堯堯樂得咧!
岸邊的鴿子不怕生
走累了到岸邊餐館休息,打打牙祭!
餐點未來前,堯堯無聊得亂塗鴉!
小鬼餓了!東西一來就風捲殘雲般的大快朵頤!
荷包又失血了!比起石碇小吃,這邊物價真是貴!要同時欣賞美食及美景總是要付出代價!呵呵!
下次再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