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來到南投的鹿谷鄉,主要的重點行程放在小半天和溪頭,其中小半天名氣比較沒溪頭那麼響亮、也較少人來,主要以瀑布、竹林和大崙山的茶園與銀杏林為知名的景點。
孟宗竹林古戰場又稱林爽文古戰場,從投55線前往就可以到達這片竹林,這邊也是林爽文最後戰役的古戰場。歷史記載是清朝乾隆時期時,台灣天地會的林爽文在南部起義,反抗清朝,於是清廷率領九千大軍圍剿林爽文,林爽文一行人自集集退到小半天後,清廷的部隊分七路,而這邊因為是地勢險要,易守難攻的高地,讓林爽文能夠居高臨下,疊石作牆、砍樹擋路,拚死抵抗清廷的攻勢。
但是這一戰犧牲非常慘烈,為了讓後人可以緬懷當年廝殺壯烈的抗清之舉,小半天的居民便在步道旁設了一盤未下完的象棋殘局以示紀念。
本事件前後長達3年,經清廷調集10萬滿漢大軍,方之平定,清高宗將此戰役列為「十全武功」之一,因此留有大量資料。
古戰場入口是一些竹藝展示品,而左側有幾面石砌牆面上鑲嵌著刻畫了農具圖案的石版,以強調當時是農民起義,進入古戰場的步道,夾道兩面的是高聳入天的孟宗竹林,置身竹林中有一種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的感覺,這個古戰場不只是極富歷史意義,更是愛好健行者的好去處。
附近還有長源圳生態步道生態步道,明永曆36年(1682),先民從大陸福建渡海遷移至小半天入墾拓荒,到民國12年(1923),居民日漸眾多。在此240餘年間,居民生活飲用及灌溉之水源,除少數有山泉之外,大都依靠貫穿莊內唯一的頭前溪溪水度日,故生活艱困。
幾經三思商討,登高眺望,親臨踏勘後,募款集資後,向日據時代當局請命開鑿,聘用當時開鑿渠道爆破專長之客家人士,整隊前來進駐,於民國12年(1923)8月15日開工,彎山越壁,架橋通渠,千辛萬苦,歷時半年餘,於次年2月20日竣工,成此『長源圳』。
整條步道幾乎是隱身在翠綠又茂密的竹林之間,儼然如綠色隧道,當中鋪設了石板方便行走,步道一旁就是有潺潺流水經過的渠道。
銀杏森林位於鹿谷鄉的新興景點--「大崙山銀杏林」,地處鹿谷鄉與竹山鎮的交界處,鄰近杉林溪森林遊樂區、溪頭森林遊樂區,且與小半天風景線一脈相連
當中有一大片茶園
海拔高度在1300--1600公尺以之間,氣候涼爽、終年雲霧遼繞,周邊是著名的杉林溪高山茶的專業區
這裏是我們入住的飯店當中的童話區
花木扶疏景色怡人
翌日,由飯店旁入口進入溪頭森林區
天梯上留影
呵呵!還真是有點高~~
發現小動物
回程經過內湖國小,號稱台灣最漂亮的國小,順道看看~~
日式建築很是漂亮
校內全部使用原木建築,外觀看簡直就像個渡假山莊,在這裡唸書的學生真幸福。
堯堯來個灌籃動作(是我抱他上去的啦!哈哈!)
從平台往下看,整個校園都收入眼簾,實在太漂亮了。
下次再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