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於工作之賜,有機會到各離島出差,迄今一共去過大小金門、小琉球、蘭嶼、澎湖望安等地方,
各離島皆有其特色及風情,景色優美不在話下,民風純樸,島上生活步調亦悠閑緩慢,頗合乎現今風潮--慢活。
雖有公事在身,亦不忘將隨手拾來的美景攝入相機中,以誌行跡。
此次出差途中,突然靈機一動,為何不將其放到部落格中,供人欣賞?遂將這次望安之行先貼上,以後陸陸續續將不定時將其他離島風光介紹給大家。
馬公市吉美渡假村(住過一次)
自馬公市出發..........
將軍嶼碼頭,位於望安嶼旁邊
船會先到將軍嶼停靠,將一些生活物資卸下,再往望安碼頭
望安到了.....
望安碼頭
望安島原名「八罩」,位於馬公南方海域上,介於澎湖本島與七美島之間,距馬公半島約18海浬,而距七美島約11海浬,搭乘交通船航程字馬公出發約50分鐘,面積約8.47平方公里。島上地形起伏,南低北高,四周海蝕平台發達。
在明朝的時候,鄭成功率領軍隊抵達七美島,隔著大海遠眺望安島,發覺這裡的海水平靜,望而心安,因此改名為望安島。
綠蠵龜博物館(上碼頭後右轉約400公尺處)
綠蠵龜博物館
館前沙灘白淨,海水清澈,真想跳下去玩水........
館前景色
古碑
好善堂碑原立於東安村營盤附近,
民國66年台電望安發電廠興建,
於施工中無意掩埋..
民國88年6月18日發掘出土..
民國91年遷移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
古碑上的文字還原
好善堂碑記載當時成立之社會救濟組織,
以保護龜鱉. 衰老耕牛. 女嬰..鼓吹敬惜字紙,
出土後,經專家鑑定證實為古物。
由於這對於望安鄉的開發史具有徵信的意義,
深具保存的價值,因此列為保育中心的鎮館之寶
欖蠵龜
赤蠵龜
革龜
綠蠵龜的蛋蛋
孵化的情況
孵化後的小龜龜爬向海裏,這是一段天堂路,很可能遇上覓食的海鳥或其他動物而命喪.......
話說當年有一隻小龜龜不向海中爬,一直要往反方向
爬,保育人員沒辦法,就將牠留下來飼育.....
就是下面這隻.......
嘻嘻!就是我啦!
後來又有一隻同伴.......
望安鄉的中社社區(以前稱花宅)已日漸斑駁凋零,只能任由觀光客在人去樓空的古厝中拍照留念,影星陸小芬曾在這裡拍過電影「桂花巷」。
這條號稱望安鄉的中山北路
金屬雕塑
花宅的漁家,頗有藍白風的地中海希臘色調.. ..
斑駁的古厝
由咾咕石砌建而成
花宅已改名為中社村,據說是蔣經國改的 。
中社古厝古名花宅,
因社區中央有一突起的小丘,
當地人稱之為花心(曾家古厝的後方)
因此舊稱此聚落為花宅。
曾家古厝窗櫺
曾家古厝是中社聚落中保存最完整,
規模跟裝飾最宏偉華麗的,也是名氣最響亮的一棟
恰巧主人在家,請我們進去參觀
還保有原始風貌
古色古香
這就是陸小芬拍桂花巷時的沐浴處,呵呵!小弟不小心也入鏡了!
當地小販
圓的爆米花,據說是以前當地女子出嫁的必備品
花宅的廟宇
300年前,清廷派水師至此駐守,逐漸發展成聚落,前後蓋了151棟閩南式建築,其中 90多座還形式完整,更被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基金會列為「2004年世界100大瀕危險文化景觀」。
歲月擣洗著望安中社村,擰出幾道古拙的美感。
天台山上
蔚藍海水,風景優美,令人心曠神怡
《天台山》這裡一望無際的海面、遍地的綠草,望安島應該是全澎湖境內最多綠色植物與花草的地方。
在天台山頂上,往東望是七美島,西方南方皆有島嶼鄰立著,西北方是馬鞍山嶼,日據時期是痲瘋病患流放島,親人在對岸對眺思親,這是望夫崖之由來,天台山是望安島最高峰,海拔53 公尺,是望安文石產地。
天台山一望無際的草原,自古即有天台牧場之美名,令人流連忘返,世俗塵念拋諸腦後。
山頂有巨石留一腳印,傳言為八仙呂洞賓所留,
另一隻足跡則跨在對面的花嶼上。
站在山巔一覽無遺,前方盡是玄武石海崖奇景,海風續吹著,脫俗心態油然而生,四望而去唯我獨尊。
晚上用餐之處
店家養的石斑,長約60公分
退潮後,螃蟹出來散步
螃蟹大哥向鏡頭比YA!(廢話!牠也只能比YA!哈哈!)
晚上只有這裡較熱鬧(碼頭邊)
離開望安
船尾一景
翌日搭船返回馬公
再會了!望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