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想一下上次去奮起湖與阿里山也大約有10年了吧!心血來潮約阿娜答來一趟嘉義之旅,順便去嚐嚐嘉義美食!說走就走GO!GO!GO!
嘉義舊名「諸羅山」,早在明代就是漢人跨海移民台灣的據點,既是台灣第一個建城的城市,又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,輝煌歷史造就極富內涵的飲食文化。
首站來到嘉義東市場王家祖傳本產牛雜湯,堅持使用凌晨現宰的本產溫體牛,以牛大骨費心熬煮的湯頭更將鮮味完美呈現,喝起來格外甘純。
這兒的牛肉湯與台南的作法不同,是以生牛肉片放在湯勺裡在大鍋裡先燙至六、七分熟才置入湯碗,加入薑絲後再加滿湯,所以上桌時,牛肉差不多熟了!
除了牛肝、牛肉、牛筋、牛腸、牛肚…等多樣配料,店家將牛肉直接放入湯鍋川燙,也讓肉質軟嫩滑順。小小的一碗牛雜湯,盛裝著六十幾年的好滋味。
站在大鍋前熬煮沸騰的湯底與在鍋內翻滾的牛雜,光是用看的就覺得好好吃~
老嘉義人最愛的早午餐集中在東市場內外與東門圓環附近。東市場曾是清代縣衙所在,對面則是三百年歷史的城隍廟,日治時期的西元一九一四年,才建成外牆是磚造、內部為木結構的市場,理所當然成為嘉義小吃起源地。
這家「金赫玉東市大腸」,雖然位置不在飲食區內,每天一早也是聚集大批粉絲前來朝聖,因為人稱林媽媽的林趙赫玉做的大腸、肉粽等糯米製品,口味好、價格平實,成了許多人的最愛。
可惜當日沒開,殘念!
頂著南部炙熱的太陽,當然少不了冷飲,提到嘉義必喝的飲料店,當然是「御香屋」囉!門口超長的人龍!傳說中的「御香屋」到底有多厲害,喝了就知道!
人氣首選葡萄柚綠茶裡幾乎有半杯的葡萄柚果粒,還加了葡萄柚汁及綠茶,特別的是加了一顆梅子讓味道更為順口,一喝下去葡萄柚果粒在嘴裡搖滾,既香甜又芳香,可以算是喝過中最好喝的葡萄柚綠茶了!
香橙百香綠茶裡頭多了柳橙、百香果,搭配葡萄柚、綠茶、梅子等,喝起來口感層次更多元,一喝就愛上了呢!
當然來到嘉義也少不了要嗑上一碗雞肉飯才算不虛此行!五臟廟撐得飽飽的抓緊時間上山囉!從嘉義市到奮起湖還有一大段距離呢!
當晚住在奮起湖,下午一到時微微起霧且車滿為患,連停車的地方都沒有!一直向上走,好不容易停好後就先CHECK IN!然後到處走走逛逛。
隔日用完早餐離去時竟然只剩下我的車!
離開奮起湖後一路直奔阿里山車站,結果停好車狂奔售票口.....差2分鐘...火車跑了!只好再等30分鐘。
阿里山車站感覺跟我記憶中不太一樣呢!
上車了!直接前往沼平車站。
一路上況當況當前進,火車快飛~~
前面就是沼平車站
與火車頭合影
先至沼平公園晃晃(出沼平站左側)
由沼平車站返回阿里山車站的火車
沼平公園是阿里山最著名的賞櫻地點,尤其以阿里山派出所前面鐵道旁更是賞櫻熱門景點, 每當火車行經派出所前的櫻花下,火車與櫻花相映的情景,吸引遊客們爭相攝影。
可惜現在非櫻花季
櫻之道入口(天空步道)
沼平公園的「櫻之道」,建有高架的天空步道,遊客可以從高架棧道賞櫻。
這一條空中廊道高30至40公尺,全長176.7公尺,是台灣最高的空中廊道。
這一條空中間平台可以欣賞氣勢磅薄的塔山,遊客行走其間,柳杉樹梢彷彿從腳下經過,並可俯瞰大片花海。
公園的石頭上刻的都是一些作家的名字~~
沼平公園文學步道的修築,委請學者們邀約詩人詩寫阿里山,從現代詩派的林亨泰、鄭愁予、席慕容、隱地、林煥彰,到中生代詩人蕭蕭、張默、白靈,以及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詩人李魁賢,本土台語詩人路寒袖、渡也等人,從不同視角書寫阿里山的歷史、山水、風雲、花草、美景、生態等等,以詩歌見證阿里山的美與璀璨,留下阿里山永恆的詩歌饗宴。
少數的早楓也因為昨夜的一場大雨而飄然落地
車站旁的販賣區
車站站內檜木裝置藝術
1914年(民國3年3月14正式開始營運)設站的沼平車站,在2013年4月21日整修後重新啟用。
沼平車站
全新的沼平車站一樓採RC構造,二樓為木造結構,全館以完全榫接工法,不用任何一顆鐵釘,並引進日本木造技術,呈現復古日式風華。
從這裡一路走向神木區(出沼平站右側)
走著走著來到姊妹潭
受鎮宮坐落於名聞遐邇的阿里山,海拔二一七○公尺,是全省最高的廟宇---
1969年改建的受鎮宮是園區內規模最大的寺廟,廟內供奉玄天上帝、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。過去傳說,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前一週,會有數隻「天蠶蛾」飛來朝拜,停留在神像上,不吃不飛大約一週後離去。這種「神蛾」之說後來還曾上報引起一陣渲染,後來鑑定是「枯球羅紋蛾」,可能是因為廟宇 的燈光所吸引,加上正是蛾類繁殖的季節,種種因素的結合,恰好形成「神蛾」的神蹟,亦為受鎮宮增添一樁傳奇。
三代木
象鼻木
香林國小位處海拔2195公尺中外聞名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,鄰近高山博物館及阿里山香林神木,素有【全國最高學府】之美稱。
由此進入神木群
來到神木車站,準備搭車回阿里山車站
1906年,日本人於現今神木車站附近發現紅檜巨木,推測樹齡約3000年、原高53公尺、胸圍25公尺,被日本人尊為「神木」。1911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完工,在樹旁設置「御神木驛」站(後來的「神木車站」)方便遊客上下車。
神木車站位於阿里山鐵路第3分道,海拔2138公尺,站房為一木造車站,折返式車站,島式月台、候車亭各一座。
因三千年紅檜木聞名,但是這棵神木先後在1953與1956年被雷劈中,餘留樹高35公尺,以狀似巨人雙手擎天之英姿,矗立森林鐵路旁。
1997年6月因山區豪雨不斷,神木於7月1日上午10時5分不堪支撐而崩裂,1/3樹身傾倒於鐵路上,壓壞了鐵軌,另2/3留於原地。
經各界及專家學者建議,林管處決議遵循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原則並維護遊客安全,將神木整株放倒,並在原地種植紅檜樹苗,以傳承象徵阿里山神木生生不息的精神。
下山後晚餐當然還是嘉義美食囉!
砂鍋魚頭滿滿一大碗,價廉物美!吃飽回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