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之前動手做了一些藥膏,對於製作流程及膏體軟硬的掌控越來越有心得!不禁蠢蠢欲動想來製作居家常用的黃連膏。經過搜集資料後,發現自古以來黃連膏的配方不下數十種!此次便採用坊間最常見的清乾隆傳下的配方製作!
原方出自醫宗金鑒卷六十五,《御纂醫宗金鑒》,全書九十卷,清乾隆朝時政府編著的大型醫學叢書,由太醫院右判吳謙與康雍乾三朝御醫、院使劉裕鐸共同領銜編纂這套叢書奉敕主編,後收入《四庫全書》之中。
本書共分15部,有《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》、《訂正金匱要略注》、《刪補名醫方論》、《四診心法要訣》、《運氣要訣》、《傷寒心法要訣》、《雜病心法要訣》、《婦科心法要訣》、《幼科心法要訣》、《痘疹心法要訣》、《種痘心法要旨》、《外科心法要訣》、《眼科心法要訣》、《刺灸心法要訣》及《正骨心法要旨》。
其中,《傷寒論注》中,收集了二十名醫家的註解,內容極為詳盡。口訣的部份也極為實用,成為當時醫學教育最重要的讀本。本書也成為中國北方中醫界最重視的一本套書,對於北方中醫界有極深的影響力。
有此良方當下二話不說!赴中藥房抓藥回來先用精製麻油浸泡再說!
將古文整理如下~~
【處方】黃連3錢、歸尾5錢、生地1兩、黃柏3錢、薑黃3錢
【制法】用香油12兩,將藥煠枯,撈去滓;下黃蠟4兩克溶化盡,用夏布將油濾淨,傾入瓷碗內,以柳枝不時攪之,候凝為度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火解毒。 治肺經壅熱,上攻鼻竅,聚而不散,致生鼻瘡,乾燥腫疼,皮膚濕疹,紅腫熱瘡,水火燙傷,乳頭碎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塗抹患處。
【摘錄】《醫宗金鑑》卷六十五
香油及蜂蠟數量比例我有稍微調整~~
用精製芝麻油(或白芝麻油)浸泡,才不會麻油香太重
藥材先浸泡於油中 2~3日
準備的東西有:
中藥方、精製芝麻油、蜜蠟、容器、溫度計(150度C)、燒杯、電子秤.....等
各藥材效用:
藥材 | 功效 |
黃柏 | 治濕疹濕瘡,陰癢陰腫 |
黃蓮 |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尤善療疔毒 |
歸尾 | 調節機體免疫功能、抗癌、補血活血、抑菌 |
薑黃 | 祛瘀活血、撲損瘀血、膿腫創傷 |
生地 | 清熱涼血止血,養陰生津 |
麻油 | 滋潤皮膚 |
蜂蠟 | 賦形劑 |
將油加熱至100~120度C左右持續30分鐘(保持110度C上下)但千萬不要燒焦,讓藥材炸到微微枯黃時就可關火!
將藥油過濾藥渣後備用,中藥渣會吸掉一些油。
趁熱將蜂蠟加入藥油中攪拌均勻(此時約有75~85度C)
應事先將蜂蠟處理成細絲狀比較容易溶解 若溫度下降蜂蠟仍未融化可再加熱~~
攪拌後待降溫至攝氏40度左右時,即可趁熱分裝入瓶罐內待涼後蓋上蓋子即可
分裝大小罐,可供居家及外出攜帶使用
此漢方黃連膏無論痘痘、燙傷、腫疔、蚊蟲咬傷、燒燙傷、痔瘡、各種潰瘍、膿瘡(天皰瘡)、毛囊炎、癤、丹毒等皆可使用!(摘自網路)
而且其天然的成份用起來能更安心!畢竟天然的尚好!真是居家必備!
需要者可代製 LINE ID 0933214440